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2025-06-09 01:32:38


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202X-202X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农村小学教学实际,聚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目标,通过“研-教-评”一体化模式,解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基础薄弱、资源有限、家校联动不足”等现实问题,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现状分析

  1. 优势:教师团队稳定,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学生朴实勤奋,学习态度端正。
  2. 挑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教研能力待提升;学生阅读量不足,写作与表达能力薄弱;家庭教育参与度低,学生课后学习缺乏指导。

三、工作目标

  1. 教师层面:通过校本教研、区域联研,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课堂评价能力。
  2. 学生层面:夯实字词基础,提升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3. 资源层面:开发本土化教学素材,建立共享资源库。

四、具体措施

(一)教师专业发展

  1. 校本教研主题式教研:每月1次,围绕“识字教学策略”“阅读理解方法”“作文批改技巧”等主题开展研讨。课例研究:每学期组织2次“同课异构”活动,对比不同教学设计效果。名师引领:邀请县区教研员或骨干教师到校指导,每学期至少1次。
  2. 区域联研与周边3所农村小学成立教研共同体,每学期开展1次联合教研,共享教学经验。参与县区“送教下乡”活动,选派教师观摩学习。

(二)学生能力提升

  1. 分层教学基础层:强化字词听写、课文背诵,每日安排10分钟“基础巩固课”。提升层:开展“阅读小达人”活动,每周推荐1篇课外短文,完成阅读笔记。拓展层:成立“写作兴趣小组”,每月1次主题写作指导与作品展示。
  2. 特色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每学期举办1次,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家乡故事”创作:结合本土文化,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家乡风物。“图书漂流”计划:设立班级图书角,学生互换书籍,扩大阅读量。
  3. 家校联动发放《家庭阅读指导手册》,推荐亲子共读书目。建立“家长语文学习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源与指导建议。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

  1. 本土化教材:收集本地民间故事、农谚、童谣,编印《家乡语文》校本教材。
  2. 多媒体资源: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资源,制作微课视频辅助教学。
  3. 共享资源库:建立教研组云盘,上传优秀课件、教学设计、学生作品,实现资源共享。

五、工作安排

| 时间 | 重点工作 | 预期成果 |
||-|--|
| 202X年9月 | 制定计划、教师培训、启动“图书漂流” | 教师熟悉教研流程,学生阅读量提升 |
| 202X年10月 | 同课异构活动、经典诵读比赛 | 形成优质课例,学生朗读能力增强 |
| 202X年11月 | 期中质量分析、家长语文学习群运营 | 明确教学薄弱点,家校沟通顺畅 |
| 202X年12月 | 区域联研、写作兴趣小组成果展示 | 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学生写作进步 |
| 202X年1月 | 期末复习指导、教研总结 | 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形成教研报告 |

六、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研领导小组,定期检查计划落实情况。
  2. 制度保障:将教研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设立“教研创新奖”。
  3. 经费保障:申请专项教研经费,用于购买书籍、邀请专家、活动奖励。

结语
本计划立足农村小学实际,以“小步快走、持续改进”为原则,通过教师教研、学生活动、资源开发三方面协同推进,力争实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提升目标。

XX小学语文教研组
202X年X月X日

特点说明

  1. 针对性强:针对农村小学资源少、家校联动弱等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2. 可操作性强:活动时间、内容、预期成果明确,便于执行与评估。
  3. 本土化创新: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
  4. 家校共育:通过家长群、指导手册等形式,弥补家庭教育不足。

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细节,确保计划落地。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奇范文 琼ICP备202404215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