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突破高中物理教师的“五重”修为)

2024-10-05 10:32:34

长期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实践,让我产生了很多思考,闲暇之余我将这些思考进行梳理和归纳,思路渐渐地清晰起来。比如,我将高中物理教师教学修为总结为“五重”境界:语境、思境、情境、物境、意境。

1.语境,语言感知之境

此境界是带领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虚拟交流走进某种对话。语境是教学的简易手段,重在对概念的传达。该境界重在与学生对话,通过语言传递知识,给学生创造熟悉的环境。尤其是语文、英语等语言类科目对“语境”更为“依赖”,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自觉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对知识的运用。其实“语境”并不是过时的手段,很多教育教学中的传递,都是通过“语境”实现的,不单单是语言类科目,实际上其它学科也是如此。

这是知识上“由表入里”开启研究视角,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开启与学生的对话,这是知识上的进步。

2.思境,幻象感悟之境

此境界是带领学生通过感官描述、空间想象走进某种思考。思境是教学的辩证手段,重在对知识的理解。该境界重在用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理解知识本身的内涵。其实就是多数老师比较重视的“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环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何为愤,何为悱?朱熹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解释为:“愤者,心求其通而未解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者,谓开其意;发者,谓达其辞。”大意是,只有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才可以帮助学生开其意;只有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才可以引导学生达其辞。“愤悱”是认识的状态,而“启发”则是开意达辞的策略。或有问:“何非‘愤悱’而不‘启发’也?”这就涉及一个学习效率的问题:只有在“愤悱”的情况下“启发”,才能取得学习效率最大化。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而不代替学生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师生关系融洽,这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办好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继而实现办学预期。很多专家早就提到“四不讲”: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够问会的,教师不讲。当然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些做法的正确性,但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确实是明智的做法。

这是成长上“由浅入深”开始深度研究,自己首先弄明白了,走在前方引导学生的质疑和提问,这是能力上的跨步。

3.情境,虚拟感觉之境

此境界是带领学生走进视听感受、思考体验走进某种情境。情境是教学的体验模式,实现了知识的重现。“情境”教育是李吉林老师提出来的。目前课堂导入都是所谓的“情境”设计,无论通过视频、照片还是通过其它感官方式,重在激发学生兴趣,摆脱纯知识的枯燥无味,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再现的感官体验,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其实不仅仅是课堂引入需要情境导入,教学过程的任何环节都可以用情境导入的方式开展教学,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六觉”感受,从而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学会知识。

这是能力上“由法入行”开启全面研究,自己走的太快开始转向研究学生的需求,这是智慧的让步。

4.物境,真实感受之境

此境界是带领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动手操作深入某种技能。物境是教学真实的做法,实现了知识的重演。该境界,要求教师做到“信手拈来”,无论是我经常说的“物理学习需要做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还是“瓶瓶罐罐搞教学”的“陈旧”思想,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真实接触物体,运用真实实验,制作真实教具等。从而真正走进知识本身,用重演本体直观对话知识本身,最终达到接纳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这是素养上“由理入明”走进师生共进,自己真正走进学生并且师生同步前行,这是素养上的漫步。

5.意境,虚实感动之境

此境界是带领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品读感动走进某种情感。意境是教学创新的举措,实现了虚实的结合。该境界是“知虚达实”或者“进实悟虚”,如同清华大学沈阳教授所说的“无限向实,实是虚的基础;无穷向虚,虚是实的延伸”,只有做到了虚实巧妙结合,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与智慧的归一,传统与科技的合一,同时以情感之动共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这是情感上的“由智入情”开启互为师生,敢于成为学生,教师与学生互为师生,这是情感上的同步。

“物理、化学、生物”作为实验学科尤其要重视“五重境界”的提升改造,从而避免:“物理不碰物(物体),化学不见化(变化),生物不碰生(生命)”的“傻瓜式”教学模式。崔允漷教授同时也指出,教学工作要尽量避免:用“不科学”的方法学“科学”,用“不言语”的方法学“语言”,用“不着地”的方法学“地理”,用“不艺术”的方法学“艺术”,用“不实例”的方法学“历史”;尽量摆脱学习过程中:有知识没智慧,有学习没文化,有素养没素质的“落后式”教学局面;尽量改变互动课堂上:无方向的“乱动”,无目标的“盲动”,无深度的“瞎动”等的“无脑式”教学状态。当然优秀教师还要注重“五维修炼”,要把自己修炼成:知识传授的坚定执行者,自我提升的专业引领者,联合拓展的资源整合者,教学相长的关系协调者,创新发展的品牌策划者。即:

(1)知识传授的坚定执行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践行者,就是在组织一种种学习活动,带领学习团队走进学习共同体。

(2)自我提升的专业引领者: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开发者,就是在开发一项项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团队走进知识共同体。

(3)联合拓展的资源整合者: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导者,就是在领导一场场学习革命,带领师生团队走进资源共同体。

(4)教学相长的关系协调者:教师作为教育发生的联络者,就是在协调一件件前方事件,带领师生团队走进命运共同体。

(5)创新发展的品牌策划者:教师作为教育创新的策划者,就是在打造一个个品牌学科,带领教师团队走进发展共同体。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奇范文 琼ICP备202404215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