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将载入史册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我国又面临着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重担,如何才能交上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成了时代给出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就显得更加有意义,因为这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有关精神,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应该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着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组织线上线下学习这学期的课程后,我们对如何打赢脱贫及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抗疫等相关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在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这无疑是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又遭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随之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不能不能松懈疫情防控,又认识到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这两个战役都没有退路,所以必须统筹兼顾,决战决胜。但是,从去年底到现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使得剩余脱贫攻坚的任务更为艰巨,巩固脱贫成果的难度加大,部分贫困地区发展的动力不足,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还有52个贫困县没有摘帽,在全国上下决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在这场攻坚战中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如果是作为一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我们可以在完成好大学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拿起手中的笔和镜头,把自己老家地方政府抓脱贫攻坚的做法,措施,取得的成效,写成文章,拍成视频,进行宣传报道。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自己家的、院子的,组上的村上的新变化,新面貌,脱贫致富典型,用文字和视频报道出来。如果是来自中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我们也可以把知道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如果是来自一线城市里的大学生,也可以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到农村同学们的老家,住上一段时间,把所见所闻,亲身感受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情况,写成的调查报告,从我们的视角提出意见,上报给学校,上报给相关政府部门,相信好的建议和意见,他们会认真采纳。
但是,由于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各级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总会有不够到位或把握标准不够准确的地方,总会有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改进。如:在确定贫困户时如何做到更精准?如何做到产业扶贫的可持续?东部相对发达地方支援西部贫困地区怎么样更好的协作?如何避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如何避免浪费财政资金,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等等。参与观察,积极建言献策,这也算是我们大学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的一份贡献吧。
而有关中国抗疫的主题课程,更让我感触良多。这次疫情既是一次灾难,更是一次考验。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积极迎战,共抗疫情,亿万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正是在全体上下不懈的努力下,我国的抗疫已取得阶段性的成就,国内基本疫情得到控制。但是由于世界仍处于疫情期间,其他国家能否走出疫情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仍然受国外输入性病例的影响,所以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应当从做好最坏的打算,立足当前,克服各种困难,朝着最好的方向前进。要立足国际全局:充分估计全球新冠疫情和经济危机对国内经济社会的严重冲击,包括对外贸易和产业链的冲击;充分认识美国会更加不择手段的在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残酷地打压中国和中国企业,如从去年开始针对华为公司的一系列政策。同时还要立足国内、立足长远:政策选择既要考虑解决当前的困难,又不要给未来留下很大的后遗症,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统筹协调好市场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近期鼓励各地摆地摊,就可以充分缓解底层人民的就业、生存压力。
而做为大学生的我们,就应当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加入战役,为全国抗疫献出自己一份微弱的力量,服从国家和学校的安排,配合学校的组织。一是每天认真填写好学校的每日健康打卡。二是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注意个人卫生,关注好个人健康情况。三是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配合学校的学习安排,每天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四是服从学校的开学安排,不提前返校,自己积极做好个人返校准备工作,返校途中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在当前的国内和国际情况下,国家的形势和政策决定着我们大学生能否成功,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理解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