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制度
一、目的
1、 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2、 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场所;
3、 塑造一个企业的优良形象,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4、 稳定产品的质量水平;
5、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仓储和办公现场的管理。
三、术语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安全
四、职责
4.1 各部门、班组负责按本管理细则做好现场6S管理。
4.2 6S管理小组对各部门的6S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五、基本规定
1、 整理
1) 深刻领会开展的目的,建立共同认识:
2) 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点检出哪些东西是不需要和多余的。
实施分类:依分类的种类,该报废的摆放于指定地点,申请报废,等待公司报废处理;该集中保存的由专人保管。
2、 整顿
整顿的主要对象在“场所”,而工作场所最大的时间浪费是在“准备工作时间”。
在工作中“选择”和“寻找”花费一定的时间。所以要想消除“选择”和“寻找”带来的时间浪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落实整顿工作,根据“整理”的重点进行。
2) 决定放置场所和放置数量
3)决定放置方法
4) 定位的方法
一般定位方式、使用:
定位颜色区分:
不同物品之放置,可用不同颜色定位,以示区分,但全公司范围必须统一。
黄色:工作区域,放置待加工料件
绿色:工作区域,放置加工完成品件
红色:不合格品区域
蓝色:待判定、回收、暂放区
定位形状,一般有下列两种:
3、清扫
(1)定义: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
(2)对象:主要在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脏污”。
(3)目的:
(4)清扫的推行方法
1)例行扫除、清理污秽
2)调查脏污的来源,彻底根除。
3) 废弃物放置地的规划、定位
在室内外规划与定位设置垃圾桶或垃圾箱。
4)废弃物的处置
不需要的物品作废品处理清除掉。
5)建立清扫准则共同执行
4、清洁
(1)定义: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2)对象:透过整洁美化的工作区与环境,而产生人们的精力充沛。
(3)目的:
(4)清洁的实施方法
“责任人”(负责的人)必须以较厚卡片的较粗字体标示,且张贴或悬挂放在责任区最明显易见的地方。
5、修养
(1)定义: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荣”的地步。
(2)对象:主要在通过持续不断的4S活动中,改造人性、提升道德品质。
(3)目的:
• 加强审美观的培训;
• 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 提高个人修养;
• 培训良好兴趣、爱好。
井然有序
注重集体的力量、智慧
(4)修养实施方法。
1)继续推动前5S活动
2)建立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
• 公司规章制度
• 各项现场作业准则:操作规程、岗位责任
• 生产过程工序控制要点和重点:工艺参数
• 安全卫生守则:安全、文明生产
• 服装仪容规定:仪表、仪态、举止、交谈、公司形象
• 对公司或管理有帮助
• 员工乐于接受
3)将各种规章制度目视化。
4)实施各种教育培训:
5)违犯规章制度的要及时给与纠正:
6)受批评指责者立即改正:
7)推动各种精神向上的活动:
6、安全
(1)定义: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全员树立“安全操作、以人为本”的思想,做的防范于未然。
(2)对象:全员,所以设备,操作指导书等管理文档。
(3)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人的安全”,“机器的安全”,“产品的安全”。
(4)安全管理的实施:参见《生产部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六、附则
1、行政部负责本制度的起草、制定、解释、修改、废止等工作。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